从海外收购到科创板上市,先正达的变与不变
来源:格隆汇添加时间:2021/07/08 点击:
7月2日,先正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递交科创板上市申请已被上交所受理,根据预披露招股说明书显示,拟申请公开发行不超过27.86亿股,募集资金用于尖端农业科技研发、扩大生产和业务、支付进行中的重大并购项目等。
植保全球第一、种子全球第三、作物营养国内第一、数字化农业服务全球领先……不管是从企业规模、业务版图、行业地位还是创新实力来看,先正达集团作为一家在全球农业技术和创新领域极具竞争力的巨头,其上市进程从一开始就备受瞩目。市场评论称,“中国将迎来真正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农业巨头!”和当初并购先正达时相比,市场对此次先正达集团登陆科创板的反应发生了不小的变化。
2017年6月,中国化工完成收购瑞士农化巨头先正达股份,成为迄今为止中国企业最大的海外并购案。但从当时各界评价来看,不少人并不看好这笔交易,原因包括高负债、全球市场增长乏力、业务整合前景不明等等,伴随着收购的完成,大量困难随之而来。
四年之后,先正达集团带着一份令人赞叹的成绩单,以全新面貌再次出现在公众视野。据招股书披露,2020年,先正达集团全年取得销售收入1520亿元,按2020年平均汇率折合220亿美元,超越拜耳215亿美元和科迪华142亿美元的年度销售额,已当仁不让成为全球行业执牛耳者。而从资产结构来看,去年重组完成后的先正达集团已经与此前被收购时的资产结构有了较大差异,新加入了中化集团和中国化工旗下的优质农业资产,并定位为一家立足中国、全球运营的农业科技企业。
四年光阴流转,此先正达集团早已非彼瑞士先正达。先正达集团发生了什么?变化了什么?这家世界农业科技巨头登陆中国资本市场,又会为中国带来什么?
两化业务整合 打造农化航母
2019年注册在上海自贸区的先正达集团,整合了瑞士先正达 (Syngenta AG)、安道麦和中化集团的农业业务,是中国中化控股有限责任公司(简称“中国中化”)生命科学板块的下属企业。先正达集团目前主要有四大业务单元,包括先正达植保、先正达种子、先正达集团中国以及安道麦,业务分布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业内专家认为,目前的先正达集团无论从业务覆盖的领域、规模,财务状况,还是发展质量、前景来看,都和刚收购时的情况不可同日而语。 其中重要的转折点是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之后,通过实施一系列债务重组、业务协同和整合工作,使公司整体上发生了很大变化。
从2015年开始,全球农化企业重组整合速度加快,行业竞争格局发生巨变,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然而,这几家国际巨头在整合并购过程中,并没有真正产生协同价值,拜耳公司市值更是跌去一半,成为史上最差交易,而中国化工收购先正达之初,其产业价值创造也并未展现。
2018年,中化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中国化工董事长,旋即开展密集的走访调研,逐步挖掘筹划两化之间协同机会。在农业板块,中国化工收购的先正达、安道麦,加上中化集团的扬农化工、中国种子、中化化肥和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这些业务如果可以有机组合,势必将成为公司规模最大、最国际化、技术水平最高,最具增长潜力的业务,因此,农业首当其冲成为宁高宁推进两化协同合作的重点领域。
同年8月,宁高宁与两化农业业务负责人就如何通过打破边界、协同合作,为中国和世界农民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达成共识。随后,名为SAS的联盟正式成立,三个字母分别指代Sinochem(中化集团)、ADAMA(安道麦)和Syngenta(先正达),成立该联盟的目的,正是推动三方在农业板块的合作与协同。在接下来的时间里,SAS逐步从各自领域拉动全球及中国区业务合作,政策资源、生产供应、研究开发……各方面协同工作齐头并进。
以联盟形式展开的两化农业板块合作,是一个过渡时期的产物,但协同的确带了实实在在的效益提升。之后,两化农业业务合作更进一步,最终以一种新的形式出现,即整合成立先正达集团。
2020年1月5日,中化集团、中国化工同时宣布,将旗下中化现代农业、中化化肥、先正达、安道麦、扬农集团、中国种子、荃银高科等全球农业资产注入新设立的先正达集团,后正式运营。中化集团、中国化工集团董事长宁高宁,兼任先正达集团董事长。这也意味着,拥有中资背景的全球领先农业创新科技公司正式开始实质经营。自此,北美、欧盟和中国之间的全球农业科技产业格局正式形成。
协同创造价值 业绩表现亮眼
企业合并重组,其核心是创造协同价值,而两化的农业业务有着天然的互补关系。自成立SAS联盟后,两化农业业务便着手推进协同工作,重点围绕三个层面,即植保、种子、数字农业等业务层面,遍布全球的国际化经营层面,以及生产、研发等职能层面全面铺开,公司设立协同收入增长目标,并在内部设立协同奖。而先正达集团成立后,通过在研发、原药生产、销售与服务、农药检测认证、种质资源、市场渠道等多方面的协同行动,充分释放发展潜能,也为公司带来了亮眼的财务表现,业绩增速优于国际同行业竞争对手。
业绩快速增长证实了整合协同创造的价值,重组完成后先正达集团共采取400多项跨业务单元举措,提升协同效应,加速业务增长,提高生产效率。招股书披露的内容显示,先正达集团在2021年第一季度实现了较强的增长势头。第一季度的营业收入为4,283,670万元,同比增长10.80%,EBITDA为904,275万元,同比增长13.25%,净利润为454,437万元,同比增长44.91%。纵览先正达集团内部各业务板块,不仅拥有丰富的植保和种子产品线,以及领先的数字化种植技术,两化原有的农业业务经过多年布局和创新发展,也形成了扎根中国本土的综合优势,特别是近年来转型创新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可以最大化地组合公司整体优势资源,为种植者提供更为有效的农业综合解决方案。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先正达集团内部协同带来的价值创造还有很大挖掘空间。
汇聚全球资源 抢抓中国机遇
先正达集团处于全球农业领域第一梯队,其整体营业收入已经连续两年位于行业内全球第一。更为难得的是,这样一家全球行业巨头,依靠超过250年历史积累起来的深厚研发实力和商业化能力、遍布全球的销售和采购网络,结合近几年各大业务整合后充分发挥的协同效应,有效克服了新冠肺炎疫情等带来的突发风险,保持着强劲的业绩增长势头,并灵敏地抓住中国农业发展机会。
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近三年业绩稳健增长,其中在中国市场的增长则更为迅猛。中国在先正达集团全球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20%。2021年第一季度,先正达集团中国的营业收入同比增长37.8%至105亿元;2020年全年营业收入同比上一年增长9.7%至32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先正达集团旗下的现代农业技术服务平台(MAP)针对中国传统农业生产诸多痛点,通过为农户提供全产业链服务,有效解决了组织分散、农户种植缺乏科学指导、品质农产品产需两端错配等问题。截至2020年底,公司在全国范围内建成运营325个MAP技术服务中心和900余个MAP农场,直接为1.4万规模农户提供全程种植技术服务,服务耕地面积超过1162万亩。线上数字农业系统为64万注册农户、42万个农场、8953万亩耕地提供数字农业服务。在先正达集团的引领带动下,农业这一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生产活动,正在掀起一场数字化变革。
债务结构优化 实现轻装上阵
那么,当年收购时市场关注的高负债问题又有何变化?据此次招股书显示,经过债务重组,先正达集团资产债务结构处于相对合理水平。截至2020年底,先正达集团的资产负债率仅为40.5%,而这一数字在2019年底和2018年底分别为57.2%和56.3%。2017年底收购完成后瑞士先正达资产负债率则为60.7%。即便不考虑债务重组,先正达集团也已持续采取各项举措保障业务发展及产品研发,比如在业务方面,过去几年里大力投入中国市场,仅MAP业务在2020年就创收近50亿元,是2018年的5.6倍。
作为农业科技巨头的先正达集团,市场关注的重心更多是侧重“科技”。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在植保、种子和生物制剂领域拥有顶尖的科研创新能力,遍布全球的先进研发平台,以及超过7000位专业研发人才。截至2020年底,先正达集团在全球拥有已授权专利共计11,351项。在2018-2020年间,先正达集团每年的研发投入超过90亿元,占比当年营业收入超过6.5%,这一水平在科创板企业中也属于最高一档。
因此,此次募集资金也将主要用于尖端农业科技研发、扩大生产和业务、支付进行中的重大并购项目等。招股书显示,先正达集团作为国内领先的全球化农业科技巨头,将通过上市进一步促进自身增长,实现与资本市场的良性互动,并全面把握中国现代化农业产业发展机遇、有助于先正达集团扎根中国市场、聚焦中国战略、做大做强中国业务,促进自身健康长远发展。此外,先正达集团重组上市是以资本整合实现战略协同的有效手段,有利于促进先正达的技术优势在国内落地转化,推动中国农业转型升级。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的农业发展已进入创新驱动、绿色引领、装备支撑的新阶段,在短短三年时间中,“红色摩根”宁高宁再次创造奇迹,新组建的先正达集团抢抓中国发展机遇,“变”的是大胆实施了一系列卓有成效的业务整合、债务重组、管理协同等举措;“不变”的是始终保持了超过250年传承下来的创新精神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在“立足中国、全球运营”的发展思路下,先正达集团将在我国农业科技的自主创新道路上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也将成为中国企业参与全球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力量。